DB41∕T 2687-2024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河南省)

ID

1567EC7E7FD7439986BAA966BE3CAE7B

文件大小(MB)

0.31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01 65.020.01,CCSCCSCCS,B 10 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2687—2024,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2024 - 07 - 26发布,2024 - 10 - 25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T 2687—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河南省土壤肥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 3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郑州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道全、陈杰、赵彦锋、闫军营、杨天军、翁鸿燕、孙志英、陈丽霞、巫振富、黄达、彭继伟、胡娜、冯彥、杨军庆、李艳梅、刘晓颖、程传凯、乔勇、张志阳、袁守奎、白永强、周红星、冯楠、卢旭东、徐正凯、李艳辉、王如飞、何斌、杨军、管燕、袁松根,DB41/T 2687—2024,1,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的材料准备、野外采集和室内制作,本文件适用于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集制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722 土壤质量 土壤样品长期和短期保存技术指南,GB/T 32726 土壤质量 野外土壤描述,LY/T 1210 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与贮存,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自地表起100 cm深(土体厚度小于100 cm,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标本尺寸)的连续完整、反映土壤的发生学层次、结构等土壤剖面构型特征的土壤原状剖面标本,3.2 石质接触面,土壤与其下垫的莫氏硬度不小于3的坚硬岩石或石块之间的界面,4 材料准备,工具制作 4.1,4.1.1 采集固定框,野外采集时,用于固定剖面土柱的矩形框,宜采用等边角钢制成。框内侧尺寸长为100 cm,宽为25 cm,高同角钢边长(2.5 cm~3.5 cm为宜)。两朝外长边上各均匀焊接4~6个M 6×40型号螺栓,4.1.2 固定底板框,由底板和矩形框两个部分组成,选择不易开裂的木制或五合板制做。底板厚度不小于1 cm,底板一面平整,另一面加装矩形框。矩形框内缘长为100 cm,宽为25 cm,高为1.5 cm~2.5 cm,外侧与底板四周留1 cm为宜。底板加射钉,框内底板从外侧向框内均匀布设射钉,射钉出露部分不高于矩形框框高,DB41/T 2687—2024,2,出露长度1.5 cm~2 cm为宜,射钉间距5 cm~8 cm为宜。固定底板框从底面固定剖面,成为剖面标本的固定底座,4.1.3 支撑木板,木板长104 cm,宽32 cm,厚1.5 cm。两长侧边与采集固定框螺栓焊接位置对应处各开4~6个直径1 cm圆孔。采集时安装于采集固定框外侧面,辅助固定剖面土柱,4.1.4 辅助木盖板,用于野外采集后防护固定剖面,便于捆扎运输。辅助木盖板长为104 cm,宽为32 cm,厚1 cm,4.1.5 辅助木框,框内侧尺寸长 框内侧尺寸长 100 cm,宽 25 cm ,高 3 cm 。辅助框内、外缘长度和宽度应与固定底板框的内、外缘长度和宽度一致。用于保护剖面四周,便于修装剖面,防止搬运过程中土体崩散,其他材料 4.2,纱布、乳胶、水、平头铲、长把不锈钢铁锹、钢锯条、剖面刀、绳子、剪刀、手套、喷壶、野外记录簿、数码相机、无人机等;可按采样目的配备相应采样工具、用品,5 野外采集,土壤剖面坑挖掘 5.1,5.1.1 剖面坑长2.0 m~3.0 m,宽1.5 m~2.0 m,深1.5 m以上;1.5 m深土体内出现石质接触面的,挖至石质接触面,5.1.2 剖面坑作为观察面的立面应保证剖面特征观察时光线均匀且修整为向下铅垂。与观察面相对的面宜修成阶梯状以便采集作业;观察面上沿地表不应堆土和人为走动,应保持原位植被和凋落物的原貌,以免影响观察、采样,5.1.3 挖出的表土与心土应分别堆置于剖面坑的其余两侧,且距剖面坑边缘20 cm外;待采集作业完成后按土层原次序回填,采集面修整 5.2,剖面坑挖掘完成后,观察面1/4~1/3宽度区域(不少于40 cm)用剖面刀从左至右、从上而下挑落剖面表面土块,露出自然结构面,表面不能显露刀痕,用于土壤剖面结构的观察与记载;另一边保留区域为铲平的壁面,用于采集剖面土柱,土壤剖面特征观察与记录 5.3,土壤剖面特征观察与记录应遵守GB/T 32726的规定。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图,应反 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图,应反 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图,应反 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图,应反 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图,应反 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图,应反 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图,应反 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图,应反 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图,应反 绘出剖面点所在景观位置断图,应反 映剖面点所在位置的景观特征(地形、土利用母质等)断方水平距离信息 映剖面点所在位置的景观特征(地形、土利用母质等)断方水平距离信息 映剖面……

……